星期五, 三月 30

饥饿游戏 The Hunger Games


  当看见这只火鸟占据了整个电影院的海报时,我的嘴角马上就跟着心情一起上弯了。
  The Hunger Games, 跟着合唱团到台湾的陈品书局时,第一本买下的书。
  然后心里开始无止境地鄙视当时笑我买这么厚的书的人。: P

  当天整个心情大好。虽然书只看了大概五页。

  但后来我还是读完了。
  电影整体上其实还不错,特效什么的都有到位。
  只是和其他改编的电影一样,导演把故事改得七零八落,以致有些重要的事情没有交代。
  但我都已经习惯了,都是 Harry Potter 让我熟悉掉这种感觉。
  不过我必须要说,电影里的演员阵容选得真是让人佩服。

 
     女主角,Katniss。
   有没有很面熟?没错!她就是 X-man First Class 里,那位可随意变身的蓝色女孩。
  她的脸颊比之前瘦了,让气质更为出众,美极了。
  由于生长在贫民区里,从小便懂得自力更生,饥饿游戏成了她发挥专长的地方。

  不过要赢怎么能如此容易呢?在书里,这些来自12个不同区域的参赛者,他们被叫做“贡品”。
  每个区派出青年男女各一名,然后到都城参赛。目的是为了告诫人民,都城(即中央)拥有最大的权利与能力。他们要人民看看,所有人,包括他们的孩子,都在他们的掌握中。
  饥饿游戏,是当年叛乱留下来的政策之一,以时时警惕人民,不可叛变。嗯,我想起了历史课里的日军。

  虽说饥饿游戏让人民惧怕,因为参与者既等于等着被宰的尸体,但仍然有人视它为令人骄傲的生存游戏。比较前面的区域甚至可以从小接受训练,他们被称为“专业贡品”。居然还有这样的称呼,笑死我了。因此每一届游戏里存活下来的胜利者,几乎都是那些区的人。

  都城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,以致游戏里的整个场景都是特别安排的。完整得令人惊呼不可思议。这个有点像 Avatar 里虚拟的世界。不过这里倒是真的,只不过被埋了一大堆地雷、一大堆摄像孔。那些森林大火,野兽都是经过精心安排。都城的人把这游戏当作娱乐。有好几届的游戏在冰天冻地的荒原、寸草不生的沙漠,都被都城的人投诉说游戏不刺激,贡品们都是慢慢被折磨死。他们要看的是振奋人心的打斗场面。

     男主角,Peeta。
  和故事中的人物描述一模一样。壮硕的身体,还有微卷的金色头发。我爱他的眼睛。非、常、爱。

  
   当然,你会发现,整个故事并不仅仅赖于饥饿游戏的场面生存。爱情,是一部电影不变的乔段。右手边那位男生,是Katniss的青梅竹马,Gale。
   戏里没有交代清楚三个人的关系。书里……其实在爱情的部分也没有结尾。

  但其实,Katniss and Peeta 之间的爱是他们的导师——黑密契所设定的情节,以博取都城观众的欢心,继而获得资助人。拥有强大的资助后援队,是在游戏里生存下去的另一动力。
  Peeta 其实从六岁开始便深爱 Katniss,在空腹日的大雨里丢面包,是他第一次正面接触 Katniss 的时候。电影里没有说,他是靠挨打才换得到那个烧焦的面包的。
  在游戏里,他一直都真诚地对待她,并不知道这是黑密契的计划和安排。但在后来,连 Katniss 自己也搞不清楚,在爱情的角度里,她到底是爱着谁。或者说,她根本不知道到底怎么了。
  作者把爱情留作玄机,让读者迫不及待等着下一部。
  当然,其实已经出了三部了(如果没错的话)。
 
  另外有一件事很重要,必须要提醒只看电影的人。
  其实在书里,除了那位设定变态政策的总统,还有重口味的游戏设计者与都城人之外,其他整个参与游戏的人(除了参赛者的那些)都是很不错的人类。
  他们其实很好。包括那位像小丑一样的抽签人:艾菲、 他们的导师:黑密契、服装设计师:秦纳(那位说话比较正常的黑人) 、甚至蓝头发的主持人、还有一大团队的预备小组,他们都真心为参赛者付出,并且希望他们夺得胜利。我记得书里说:他们爱她(Katniss)。
  他们真心给予指导,虽然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并不是正面人物,但其实书里她们都是好的。
  比如说,那位小丑的女人艾菲,虽然嘴巴比较讨打,但她努力于让参赛者获得最好的照顾。再来时那位主持人,他努力让参赛者觉得放松,并且在参赛者面临困境的时候想办法转移话题。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引起都城人们对参赛者的公愤。

  电影改得蛮多。其中一个便是那只学舌鸦,就是小女孩,小芸(这让我想起了家芸,因为这个字实在少见),吹曲调的时候传遍森林的鸟。其实在小芸告诉Katniss 之前,她便已经知道了这种鸟。它是基因变种的鸟类,原本要来传信息探测敌情。它本来可以把人类说的话一字不漏清楚地说出来,但后来不需要,便被放生了。和其他鸟类配种后,便生下这些奇特的鸟。另外,这是鸟是第十二区的吉祥物。


  说真的,值得一读。
  
 

星期四, 三月 22

鸽灰的天似乎转蓝了

  成绩十分的不理想,不过幸好没有超过我的底线。
  然而它已经在边缘了——6颗A,我的最低限度。
  许多许多成绩比我差的人都靠得比我好,这件事让我差点魂飞魄散,光速都飞不回。
  我依然还没有从命运之神的手中脱离,但我觉得快了。

  因为鸽灰的天空,似乎慢慢转蓝了。

  我之前说过,若考获7A或一下,我将放弃生物科学。
  我会进入文科与艺术。
  刚开始我有些后悔,毕竟人人都选择科学数学。
  虽说不跟风,但怎么说我也曾视科学为爱好者。如今选择放弃,是否太窝囊了一点?

  迷茫之际,我选择慢慢摸索。
  终于不费苦心人,我找到了《升学情报》2012特刊。
  我找到了定位的方向。更重要的是,我在那里找回自信。

  别于一番敷衍的心理测验,他用数据来证明。
  其中一些题目有,
  最喜爱扮演的角色:科学研究员、演说者、演出者,助人者。
  我做得很好的事、令我充满热情的事、与我的特质和兴趣相配的职业。

  无论我是偏心抑或不诚实,算出来,我偏向艺术型太多了。
  这个结论让我的信心又加了一分。
  在学校,我是司仪、合唱团团员、急救员、辩论者。
  助人、演出、演说,齐聚一堂。

  倘若我改变航道,我不读 Foundation in SC 的话,我将永远不再回来。
  这是我要的吗?我未来的工作是怎样的?
  心理的那一块郁结还待打开。

  我理性地推敲了一下,发现组合还真是难选。
  组合1 :大众传媒+心理学
  组合2 :大众传媒+ 音乐
  组合3 :音乐+心理学
  组合4 :音乐+舞蹈+戏剧
  看上似乎有些联系,但谁知道会不会差远呢?

  目前所定的大学。
  1) Utar (Rahman) [组合1]
  2) 南洋艺术 [组合4]
  3) SEGI [组合1、2、3]
  4) UCSI [组合1、2、3]
  NAFA 南洋艺术是比较后期的选择,除非我真是什么都做不好,才愿意全神贯注于组合4。

  UTAR会是第一选择,有很多朋友去。当然,它属于 TOP30 的大学,我一定不会放过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它是属于新闻和广告系,没有broadcast。
  SEGI 和 UCSI 拥有三个组合,是比较理想的。但据我所知,USCI 学费非常高。SEGI 的听说学习风气没有其他学校好。  
            

  然而,一切都待明天的教育展而定。
 
            

星期三, 三月 21

那点洋葱

  这世上有什么是坚不可摧的?
  是友情、亲情、抑或爱情?
  坚不可摧,似乎无法和那天使的光环一样永远套于它们的头上。

  它们固然坚,可仍然敌不过一些可笑的事物。
  而这一切皆因“想太多”而始。
  然而这仅仅是一方单纯的遐想而已。

  老实说,今天的聚会我魂不守舍……不,昨天我便如此。
  
  我怀疑我说话太小声,可事实并非如此;
  我怀疑我说的话太冷没重点,但并不是每次都这样。
  无论我选择插话、或者努力开启新的话题以融入圈子,可悲的,都没有人愿意接应。
  明明还没有把话说完,你们却趁我吸气的空隙转谈别的事情。
  而这些事情,我不是主角……我根本就没有参与其中。

  我比盘底的洋葱,更像调味品。

  凉到谷底的心,再也热不起来。
  若不是曾经历过一整个儿改变我人生的大事,恐怕我早已在流泪。
  心太凉,在我经过反射镜面时,甚至瞄到我毫无表情的脸。
  你们越发不理我……

  暗自猜想是否又是另一个想太多的例子。
  然而什么事都不愿与我分享的事实,已然摆在眼前。
  手机里引人发笑的图片宁可传到别人面前也不让我睹一睹。
  我是不是不被信任了?
  抑或,我已不是你心中的好朋友了?

  我的沉默被当成无趣,我找话题却招来令人心寒的无视。
  我越发觉得自己怪了。
  成绩不理想,难道你不能在心里通融一下吗?不能说:他一定是成绩不好才会显得沉默,而安慰我吗?
  洋葱或许依然可食,我却是盘底的绣花一朵,毫无作用,

  此时此刻,我多想拥有能够抹去记忆的仪器。我要蒸发掉所有的不愉快。
  这样每一次见到你们时,我方能一再展露出最无瑕的笑容。
  没有一丁点杂质。
  或许只有如此才能换回一段真挚吧?

星期二, 三月 6

微型小说

  有时候报纸上会刊登一些微型小说。
  短短的一小段,却总是让我回味无穷。

  回忆,就像午后突来的一场春雷……有些人,有些事,我们总忘不了。

  (一)
   男孩对女孩一见钟情,认识第二天便求婚。但一次车祸后,男孩失忆了,妻子照顾失忆的丈夫。男孩说∶谢谢您对我这么亲切。第二天,妻子推丈夫去散步,他突然让等一下。妻子愕然。丈夫不好意思地说∶那个……虽然我们昨天才见面,但请你和我一起生活吧”

  一见钟情是一种命运,再次遇见,我依然记得。

  (二)
  男孩每天都习惯坐在公车最后一排的角落,静静地用注视着她——上车时坐到最前排的右手边的女生。直到她完全消失在车门,他才嘴角微扬,转头望向车窗外的风景。
  女孩儿每天上公交都注意到有个男生一直坐在最后一排,所以她总爱坐到最前排的右手边,让他能看到自己。

  擦肩而过是一种相遇,惺惺相惜是一种相爱。

  (三) 
  男孩在火车车厢上更新了面子书状态:我的对面坐着一个很漂亮的女孩,可是不知为什么整个车程她总看着窗外。 
  隔了不久,有人留言了: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得到你的倒影啊。男孩抬起头,女孩正对着他微笑。 

  世上最完美的事,便是我爱你,你也爱着我。 

  (四)
  男孩有空就用纸叠心形折纸,见到女孩就给她。这个习惯有多久了?他自己都不是记得很清楚。
   突然有一天,女孩在电话里说:“今天有个收废纸的来,我问了价钱,然后把你送我的心形折纸都卖掉了…” 女孩顿了顿,“刚好九块钱,等下你打扮打扮,我们一起去民政局领证吧” 

  谢谢你,走吧。我们去结婚。

   

星期日, 三月 4

我知道了!

  这几个月的心情大致上可以这样分类:

  12月= 极度兴奋中掺挟着一丝丝忧虑
  1月  = ……(忘了)
  2月  = 郁闷,同时自闭兼烦躁。
  3月  = 完蛋了。

  全是因为成绩即将出炉的关系。
  脑子里选择性上演了一百种接到成绩的的可能。
  然后再接下来我该怎么办。

  由于头绪不足,所以直接省略掉了关于怎么申请表格、入学资格和费用等等的上演,直接跳到了:升学的Way。
  很老套的升学就像站在十字路口。越接近那领成绩的日子,十字路口也随之清晰。

提一下,原本让我无视的中六,在钢琴老师的怂恿下又跳到了我的面前,而我也曾因此为它伤了脑筋。但很快的又把它埋在脑后。因为听说从今年起,中六成绩单再也不是金门票了。因为它不再是全国性考试。 

  于是中六被淘汰了。A-level 我也读不起,先暂时放一遍。
  所以最后仅剩下 Pre-U 和 Foundation。
  弊:读了 Foundation 就被绑着了,因为它的基础课程只适合它那间大学。

  再然后呢,困扰我的便是那我以为我早就解决掉的:该读什么。

  经过筛选(其实也没有,因为看到其他科目我自动略过),可分为两大类。
  第一类:理系。理科方面我选择纯生物>海洋生物>海洋微生物>海洋微生物基因学。就这样按部就班,虽然花很多时间和金钱,但是饭碗被保留的几率较高。
  第二类:艺术。艺术方面,我当然选择音乐。除此,还有一些表演艺术:舞蹈,戏剧+导演。如果有机会,我可能也不会放过纯美术。

  一直让我踟蹰不前的是,那个该死的职业测试表。
  两百多道题目,比其他心里测验要准确得多了。另外还让你选出在学校常做的事情。我选什么呢?司仪、辩论者、表演艺术者……用精确的数据算出你的兴趣和职业生涯。还有一些怪题目,例如:你觉得你未来的工作会偏向人类还是机械,假设最高是5。  

  题目: 机械:5>4>3>2>1>0<1<2<3<4<5:人类。看到这样的题目,我的表情就是中间的零:>0<

  我想象了一下未来的生活,包括在大学里。若是音乐我可能会兴致勃勃,懒惰的恶习可能就此改掉。若选择科学,我可能会像之前一样觉得累死。

  各位,是不是我偏心?
  唉……只希望之前作的测试题目,都是用中庸的心和理性的思考来面对。 

  于是我做了一个非人类的决定。赌注巨大,完全是天意造化。
  若SPM获得8A以上就读科学。其他,艺术!